close

品質生活

摘要:從產業鏈角度而言,還要關註兩次“驚險的一躍”:一是把無形的想法變成有形的產品;二是把產品變成賣出去的商品,實現市場價值。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也是最重要的軟實力。上海要加快建設國際文化台中清化糞池推薦大都市,該如何發力?代表委員們紛紛將目光投向瞭文創產業。

?

發展文創產業以點帶面

?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未來五年的目標之一是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5%左右。而上個月發佈的“上海文創50條”提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創意產業中心。

台中通馬桶推薦?

文創產業為何如此重要?在民革市委副主委、上海社科院應用經濟研究所文化創意產業研究室主任王慧敏委員看來,上海的文化資源並不少,但缺乏具有城市特質的文創品牌,貼近老百姓生活的文創品牌也難覓蹤影。通過文創產業來激活上海的文化資源,是打響“上海文化”品牌的有力抓手。而且文創產業的滲透性與融合性比較強,對全力打響“四大品牌”也將起到聯動作用。“比如,像k11一樣,在購物場所註入文創商品與文化元素,大大提升顧客的購物體驗。而文創產業的精細化與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理論,也也在改變傳統服務理念。”

?

“傳統的標準化產品缺少差異性,品質也有改進空間”。東華大學時尚創意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潘瑾委員認為,如果文創業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不僅可以提高產品的品質與附加值,還可以提升市場知曉度,助力“上海制造”向“上海創造”轉型。“在上海購物,不僅要能買到世界各大品牌商品,也要能看到與眾不同的個性化產品,這就要靠文創產業助力”。

?

更為重要的是,正是這些有溫度、有美感、有匠心的文創產品,在悄然地塑造市民的生活新方式,提升整座城市的審美品味。潘瑾就認為,發展文創產業既符合上海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定位,也是實現高品質生活的必由之路。

?

打造濱江創意集聚帶

?

那麼,作為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建設的重要一環,上海發展文創產業的短板有哪些?在王慧敏看來,文創產業有兩個核心驅動要素,一是文化,二是人的創造力,而上海要想做大做強相關產業,也需要從這兩點著力,關鍵是做品牌。

?

她坦言,目前上海還缺乏有影響力的文創品牌,個性化內容較少。比如,上海有文創園區400多傢,但同質化現象較為普遍,文創身份辨識度不高,業界和公眾認可的品牌園區僅占10%到15%。有委員直言,“什麼都想做好,什麼都做不好。文創園區能否靜下心摸清實情,揚長避短做出特色?”

?

缺失文創品牌還源於上海文創產業集聚度不夠,難以在某一范圍內形成場力,實現“腦力激蕩”。目前,光電影產業園區,松江有、徐匯有、上大有、上戲也有,規劃佈局過於“碎片化”。反觀國外大都市,文化地域定位清晰。比如看戲劇,紐約去百老匯,倫敦去西區,地球人都知道。

?

因此,文創空間需要有一定的有機整合。市人大代表、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黨委書記、總裁張鳴介紹,如今“環人民廣場劇場群”“徐匯濱江創新創意劇場帶”等一批新劇場群落的建設與開放,正為城市帶來新的文化場域。王慧敏建議,借助濱江貫通契機,將沿岸老廠房、工業遺址“活化”二度開發,打造出黃浦江兩岸、蘇州河兩岸創意集聚帶,做出濱江文創品牌。

?

會場裡,不少代表委員提到上海有兩大城市文化符號,一是石庫門,兼具上海紅色文化、海派文化以及江南文化,二是市花白玉蘭,象征上海敢為人先、奮發向上的城市創新精神,兩者都是這座城市獨特標識,是上海城市的大IP。為此,民革上海市委向大會提交《關於拓展上海市花白玉蘭城市文化價值的建議》,呼籲以白玉蘭為元素,打造系列文創品牌,開發文創旅遊伴手禮。

?

留住人才就留住勃勃生機

台中洗水塔?

至於文創產業的另一個要素“人的創造力”,前提就是有一批“有創造力的人”。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副院長金江波委員說,隨著上海全力打造“文化品牌”,對相關人才從量到質都有巨大的需求,“建議以擁有學術厚度與資源網絡的高校為主導,突破傳統專業限制,形成有機的、開放式的文化創意人才培養體系。”

?

也有代表委員提出,由於文創教育的特殊性,應該以“能否勝任高水平實踐教學”為原則,關註其在業內履歷與實踐能力,扶持一批“工匠類”師資。比如,戲曲是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市人大代表、上海京劇院一級演員王珮瑜就呼籲,戲劇學院或相關藝術類高校增設“戲曲教育”專業,培養一批有功底的人才。

?

有千裡馬,也需要有伯樂,這就是要有高效的人才發現機制,能夠不拘一格降人才。王慧敏提出,可以借助大數據及大調研等方式,打通政府、企業、高校三者聯系,掌握上海的人才結構以及人才數據,及時發現一批好苗子。

?

海納百川的上海,不僅有本土才俊,亦有不少國際大咖。金江波委員建議,能否找出一種柔性的人才引進留住機制,比如特聘或建立大師工作室,讓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創大傢紮根上海。

?

培養人才、發現人才,還需要留住人才。“我們也想引進優秀美術人才,但對方一問工資多少、戶口能不能解決,就不來瞭”,市人大代表、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藝術總監速達很遺憾,由於留不住人才,美影廠一些業務不得不進行外包。“如今,上海文創50條給我們很大信心,希望相關細則能盡快出臺”,她建議政府有關部門搭建更好的渠道和平臺,讓更多文創人才在這裡生活得好、創作出更多精品。

?

“人才是可以跨城市流動的,留住人才就是留住上海文創的勃勃生機”,不少代表委員強調。

?

實現兩次“驚險的一躍”

?

除瞭兩大核心要素,王慧敏認為,從產業鏈角度而言,還要關註兩次“驚險的一躍”:一是把無形的想法變成有形的產品;二是把產品變成賣出去的商品,實現市場價值。

?

第一躍的關鍵是加大培育全要素、低成本、方便快捷的第三方公共服務平臺。有委員坦言,單個文創人才或文創企業的資源有限,往往不得不“孤軍作戰”或“小作坊經營”,一旦有瞭服務平臺,就等於有瞭為他們服務的“店小二”。在這個平臺上,文創人才可以找到所需資源,包括科技、金融、信息等領域的支持,同時,來自不同領域的設計師可以充分碰撞,迸發出更多的火花,可以形成一個高效率的孵化器。

?

第二躍的關鍵是文創產品如何更好地與實體經濟對接,進而形成產業化,這也就是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推動創意設計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目前,物美質優的長三角制造日用品輸往世界各地,潘瑾建議,能否借助長三角一體化的東風,從頂層設計角度出臺一系列政策,讓創意產品更好對接地區制造業,進而實現量產。這個過程,也是在提升相關制造業的能級與品質。

?

當然,造出的產品還要能賣得出去。一個普通杯子10塊錢,加瞭文創元素就要50塊錢,消費者會埋單嗎?“這就需要加強市民的文化素養培養,學校美學教育這塊也應該加強”,王慧敏建議,有關部門與社會組織應多提供一些貼近百姓生活、能夠親身參與的文化活動。畢竟,文創的養分來源於生活環境,如果市民能接觸更多有文化、有美感的東西,既是在陶冶情操,從某種意義上,也是在促進上海文創產業發展。
arrow
arrow

    gyu246qu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